全部选择
反选
反选将当前选中的变为不选,未选的全部变为选中。
华北
华东
华中
华南
东北
西北
西南
其他
取消
确定

学术交流(第三讲)丨方北松:出土竹木漆器保护简述

所属地区:江苏 发布日期:2024-01-30
所属地区:江苏 - 扬州 招标业主:登录查看 信息类型:招标公告
更新时间:2024/01/30 招标代理:登录查看 截止时间:登录查看
学术交流(第三讲)丨方北松:出土竹木漆器保护简述发布人:  (略)(略)文物考古研究院学术交流会
(第三讲)
出土竹木漆器保护简述
一、文物现场应急保护
以长沙风鹏岭墓M1、荆州望山桥墓、荆州采石场墓M4、(略)井、胡家草场墓及天津张湾大堰河沉船等有代表性的墓葬或遗址为例,分别介绍不同墓葬和遗址环境下的竹木漆器的保存状态、提取方法、现场清理、包装运输、保护场地及材料、现场加固、保湿及保存等情况。
长沙风鹏岭墓M1为二十多年前发掘的汉墓,木头均已腐朽,该墓虽曾被盗掘,但仍出土文物几百件,其中金器19件、木漆器60多件。漆器如耳杯等残损、叠压变形非常严重;漆盘木胎已消失,仅剩漆皮。针对此类脆弱木漆器,考古现场第一时间将其完整、安全地提取保存对后续的保护修复至关重要。近年来荆(略)后,再进行科学的临时保存和清洗保护。
(略)井与一般墓葬情况又明显不同,水井深度大、开口小,现场清理及井下作业极为不易。针对井壁容易坍塌的情况,考古现场采用木头支撑方式:(略)
相对于墓葬和古井,大型沉船遗址的现场发掘、提取、包装和运输等保护工作明显更为复杂和困难。2012年在天津张湾大堰河北段转弯处清理淤积的过程中发现多艘沉船,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考古人员对其中一艘保存较好的沉船进行抢救性保护,沉船为倒扣翻转状态,现场采取整体打包的方式:(略)
上述案列详细介绍了不同墓葬下竹木漆的现场提取、清理、打包及运输等应急保护情况。考古发掘出土的竹木漆器文物一般都呈饱水状态,由于地下水和其他自然因素对这类器物的长期作用,它们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剧烈变化,强度极弱,有些器物甚至一触即溃。因此首先做好这类文物出土时的现场应急保护十分重要。
二、竹木漆器的保护
出土竹木漆器的保护过程分为三个时期:饱水保存期、脱色脱水期和库房及展览期,其中饱水保存期需要开展现场保护、运输、清洗、饱水保存等步骤,初步完成后再进行脱色、脱水、包装、展览及库房保存等步骤。简牍的脱色及展览期可以同时开展古文字研究。竹木漆器的保护主要分为现场保护、病害调查与方案编制、清洗、脱色、脱水和修复等几个步骤。
(一)病害调查与方案编制
在出土竹木漆器保护修复前需对其进行病害评估和方案编制,出土漆器病害包括胎体、漆膜、彩绘三个层面。病害调查和方案编制参照标准有《馆藏出土竹木漆器类文物病害分类与图示》(WW/T(略),2006,方北松等,2008发布实施)、《竹木漆器病害评估技术规程》(2011,吴顺清等,2018发布实施)和《出土竹木漆器类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制规范》(WW/T(略),方北松等,2008发布实施)。通过多种科技检测手段对木漆器的病害类别、病害程度等进行分析,如采用扫描电镜分析可以观察两千多年前古木、古竹的横截面和纵截面与现代新木、新竹的微观(略)别,判断其糟朽程度,也为后续的保护修复提供科学的依据。
松木的扫描电镜对比图(方北松供图)
(略)线包括清洗、脱色、脱水加固、整形、修复、封护、验收、包装及资料整理等步骤,方案编制中需详细确定每个步骤所需的方法、材料及注意事项等。
(二)饱水竹木漆清洗
清洗内容主要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如泥沙类采用蒸馏水清洗,污垢堆积或结晶使用络合试剂如喷涂于表面后再蒸馏水清洗;有机物污染如腐朽植物茎叶污染直接用蒸馏水清洗,污垢堆积不易清除的如油脂类则可用表面活性剂,促进溶解后蒸馏水清洗。实施要点是大颗粒易清除的污垢用纯净水清洗,对于顽固性污垢,选用表面活性剂或络合试剂清除,再用蒸馏水多次浸泡漂洗。彩绘文物的清洗采取蘸洗的方法,避免彩绘脱落。清洗是一个非常关键和重要的步骤,操作不当可能会对文物造成损坏。(略)对出土竹简的清洗专门制定了比较规范的方法,清洗操作在塑料盒中倾斜的玻璃板上进行,避免竹简断裂及损坏。同时,清洗也是一个很精细缓慢的过程,(略)遗址出土的14万余枚竹简为例,该批竹简的第一步清洗和精洗分别由6人耗时多年才完成,共清理出有明显文字的竹简7万余枚。
(三)脱色
饱水竹木简牍脱色方法包括草酸(C2H6O6)脱色法、EDTA二钠(C10H14N2Na2O8)脱色法和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脱色法等。连二亚硫酸钠作为一种还原剂,在2200年前的里耶秦简、1700(略)三国吴简和1600年前的湖南郴州晋简的脱色应用中均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
里耶秦简的连二亚硫酸钠脱色效果图(方北松供图)
(四)脱水
目前饱水竹木漆器脱水方法有很多。自然干燥法适用于脱胎漆器及木胎为杉木的漆器。乙二醛填充脱水法适用于不同含水率的饱水木漆器,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饱水漆器脱水方法,乙二醛填充脱水方法可达到各向收缩率
十六醇填充脱水后的竹简和木简扫描电镜图(方北松供图)
(五)干燥矫形
在修复过程中,对于项目中一些局部变形或整体变形的器物,目前没有专门的矫形器具,实施中根据变形状况就地取材制作矫形工具,一般采用沙包、夹具等特定工具进行顶压、捆绑以达到整形效果。
(六)胎体修复
对器物胎体拼对时按照器物形制、纹饰图案等正确无误的进行拼对;粘接时一般用竹梢子作为骨架增强粘接强度;对于残缺部位参考可靠资料采用大漆、木屑等进行补全。
(七)髹漆彩绘按照有完全依据的颜色及图案补全漆膜及彩绘,并非每件都修复。
三、部分文物保护案例
(一)漆器保护修复
分别以江西雷鋽墓出土东晋漆槅、荆(略)墓出土莲花豆为例,介绍不同类型器物的保护修复理念及效果。
江西雷鋽墓出土东晋漆槅保护修复前后(方北松供图)
(略)出土战国漆耳杯保护修复前后(方北松供图)
荆州谢家桥出土漆壶(M1:25)保护修复前后(方北松供图)
(略)墓出土莲花豆保护修复前后(方北松供图)
(二)漆器复原研究
以山西大河口M1出土西周漆豆和漆禁为例,介绍漆器的复原研究。首先需要通过绘图确定器物的形制及外形相关尺寸,利用石膏模型多方反复确认;然后绘制器物纹饰及尺寸;接着分别用石膏、木头制作器物毛坯,在木头毛坯上涂上粗漆后再用丝绸加固;最后完成蚌饰制作与镶嵌。
山西大河口M1出土西周漆豆复原前后(方北松供图)
山西大河口M1出土西周漆禁复原前后(方北松供图)
(三)木质棺椁保护
以曾侯乙墓和定陶汉墓为例,分别介绍不同木椁墓的提取、加固、脱水保护和修复情况。曾侯乙墓木棺的保护采取整体拆解后异地保护修复,并对遗址现场开展防水和加固等保护。定陶汉墓作为中国目前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保存最完整的汉代“黄肠题凑”墓,木材使用量十分庞大,初步估计达2200立方米。2019年底启动拆解保护工作,目前正在对黄肠木进行清洗保护。考虑木材体量巨大,因此采取少部分化学试剂脱水,大部分自然阴干法脱水的方式:(略)
到目前为止,(略)先后在四川成都、湖南长沙、江苏扬州、安徽合肥、山东济南、甘肃兰州、江西海昏侯、湖北云梦等地建立八个工作站,为全国很多文博单位:(略)
(编者按:(略)研究馆员方北松在“(略)文物考古研究院学术交流会”上的发言录音资料整理而成,文章经主讲人方北松审定。)整理:顾来沅
(略)址:(略).jhtml-->()DD000E;EE000E;FF000E;

企业专属对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