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选择
反选
反选将当前选中的变为不选,未选的全部变为选中。
华北
华东
华中
华南
东北
西北
西南
其他
取消
确定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2023年5月25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告书)审批意见的公示(湖南安石(集团)六盘水煤业有限公司大方县凤山乡老屋基煤矿(兼并重组)项目)

所属地区:贵州 发布日期:2023-05-25
所属地区:贵州 - 六盘水 招标业主:登录查看 信息类型:审批项目
更新时间:2023/05/25 招标代理:登录查看 截止时间:登录查看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对湖南安石(集团)(略)(略)老屋基煤矿(兼并重组)项目环境影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5月25日-2023年5月31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略)
(略)8((略)B1区生态环境厅窗口)
传真:(略)2
通讯地址:(略)
(略)B1区生态环境厅窗口
邮编:550002
(略)
建设项目名称:(略)
建设地点:(略)
建设单位:(略)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单位:(略)
建设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湖南安石(集团)(略)(略)老屋基煤矿(兼并重组)项目
(略)羊岩村
(略)
(略)
根据贵州省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关于对湖南安石(集团)(略)主体企业煤矿兼并重组实施方案(第三批)的批复》(黔煤转型升级办〔2019〕33号),老屋基煤矿(兼并重组)由原老屋基煤矿(已停产)与(略)大岭岗煤矿(已关闭)进行兼并重组,兼并重组后保留老屋基煤矿,兼并重组后拟建规模60万t/a,服务年限为22a。
老屋基煤矿(兼并重组)最终划(略)由11个拐点坐标圈定,面积为2.5897km2,开采深度+1900m至+1550m,矿井保有资源储量2579万t,工业资源/储量2383.40万t,设计可采资源量2298万t。
原老屋基煤矿为建设规模30万t/a的停产矿井,原大岭岗煤矿为生产规模为30万t/a的关闭矿井。
区内可采煤层5层,矿井设计开采煤层为6、10、19、33、34号煤层,共计5煤层,为低灰~中灰分、中硫~中高~高硫、特低~低挥发分、中~高发热量煤。矿井设计采用斜井开拓,全矿井共划分为两个水平(一水平标高为+1762m、二水平标高为+1621m)、3(略)煤层。设计回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设计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移交生产时布置一(略),一个回采工作面达产。
井下原煤从主斜井带式输送机运出后,在井口设转载站。经转载设备转运至筛分破碎间,筛分破碎车间设在缓冲仓上,破碎后的原煤直接进入缓冲仓,后皮带运输机运至储煤场贮存,原煤汽车外运。在本项目选煤厂还未建成之前,原煤采用汽车外运至签订合作协议的协作选煤厂进一步洗选。
本矸石由轨道斜井运出后,推至翻矸机房,翻至矸石仓,再用汽车运至矸石周转场。
矿井生活用水取井下裂隙水,经矿井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井下水、生活污水,作为矿井井下、地面生产、消防用水补充水源。
前期采用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供热,后期建设瓦斯发电站,并利用瓦斯发电站余热供热,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备用。
老屋基煤矿工业场地10kV变电所设在场地南部,变电所新建两回10kV(略)分别引自距煤矿3km的35kV变电站不同母线段,(略)为LGJ-240/3km,满足煤矿用电要求。
矿井在籍总人数624人,出勤人数484人,矿井工作制度为年工作日330d。
项目建设总投资46251.44万元,环保工程投资871.20万元,项目环保工程投资占项目基建总投资的比例为1.88%。

一、施工期
1、生态环境影响及主要对策与措施
(1)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
老屋基煤矿(兼并重组)利用原老屋基煤矿工业场地改扩建作为工业场地。后续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新增占地,破坏地表植被,减少生物量,扰动生境,对野生动物产生不利影响;施工扰动地表,将加剧局部水土流失等,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对策与措施
①不得任意堆放土石方,井下掘进过程中产生的废土石应用于场地平整,以免遇强降雨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2在地面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略),施工完毕后,要及时平整土地,并种植适宜的植物,以防止发生新的土壤侵蚀;③优化总体布局,以减少对表土和植被的破坏;④项目施工尽量将施工临时用地布置在永久占地范围内,将临时占地面积控制在最低限度;⑤新增占地基础平整时,应对表土进行剥离,并将表土妥善堆存,用于场地绿化或开展土地复垦时使用;⑥严格按照经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及批复,做好施工期的水土保持措施;⑦加强宣传教育,发放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相关资料,严禁乱砍乱伐,禁止扑杀野生动物。
2、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及主要保护对策与措施
矿井场地地面施工会产生一定量生活污水、井下排水、施工废水,施工期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地表水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保护对策与措施:①环评要求先行建设矿井井下水处理站,井下涌水及施工废水进入先行建设的井下水处理站处理,矿井井下水处理站未建成前,修建沉淀池,加药混凝沉淀处理,(略)防尘洒水;②环评要求先行建设矿井生活水处理站,食堂污水和日常生活污水采用先行建设的生活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未建成前在施工场地使用旱厕所,修建隔油沉淀池集中收集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隔油、沉淀等措施处理后,复用于施工用水、场地洒水防尘、周边绿化浇洒;③环评要求先行建设矿井井下水处理站,地面施工废水进入先行建设的井下水处理站处理,矿井井下水处理站未建成前,修建沉淀池,加药混凝沉淀处理,(略)防尘洒水。
3、地下水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井下施工建设阶段井下会有少量排水,将对龙潭组含水层内水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引起局部地下水流场变化和水资源浪费,同时造成一定程度的水质污染;施工人员生活污水若不进行收集处理,直接排放,污水下渗,将对地表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主要保护对策与措施:①矿井需先行建设矿井水处理站,井下排水引入矿井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后复用或达标排放;②先行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站建成前,少量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隔油沉淀池收集后,用于周边林地浇灌,生活污水处理站建成后,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直接引入生活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达标后用于场地周边林地浇灌或防尘洒水;③矿井在在井巷掘进过程中,采用先探后掘、一次成形的施工方法,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涌水量。
4、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及主要对策与措施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扬尘、施工机械及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施工生活炉灶排烟等,对大气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保护对策与措施:①合理组织施工和工程设计;②加强施工机械的使用管理和保养维修,提高机械设备使用效率,缩短工期,降低燃油机械废气排放;③施工人员生活炉灶应燃用石油液化气,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④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套洒水设备,专人负责,定期洒水;⑤(略)域要加强地面清扫,严禁车辆超载超速行驶,防止运输二次扬尘产生;⑥施工结束后,临时性用地应及时恢复原状,防止水土流失;⑦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水泥和其它细颗粒散装原料,应贮存于库房内或密闭存放,避免露天堆放,细颗粒物料运输采用密闭式槽车运输,装卸时要采取措施减少扬尘量。
5、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及主要对策与措施
工程施工建设时施工噪声将对场周边的声环境造成影响,主要对策与措施:①施工期间应严格控制施工噪声,特别是夜间施工②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并对设备定期维修、养护,减少机械设备由于松动部件的振动等而增加其工作时的声级,对闲置不用的设备及时关闭;③施工场地四周设置围墙拦挡,对居民点有噪声影响的方位施工时应使用移动声屏障;④加强车辆运输管理,运输任务尽量安排昼间进行,运输车辆途经居民点时严禁鸣笛,并采取适当的降噪措施;⑤强化施工期噪声环境管理,施工企业对施工现场的噪声值进行监测和记录,超过限值必须调整施工强度。
6、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及主要对策与措施
①建井掘进矸石除用于矿井场地建设填方,剩余置于临时排矸场处置;②建筑垃圾一般作为地基填筑料,各类包装箱、纸一般由专人负责收集分类存放,统一运往废品收购站进行回收利用;③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收集后运往当地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略)
7、土壤环境影响及主要对策与措施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以及施工生产废水若不能收集处理,将漫流污染土壤;固体废物若不妥善处置,施工设备漏油等,将造成污染物直接进入土壤环境,污染土壤;矿井建设过程中,将对施工场地土壤环境造成破坏和干扰,随着施工场地开挖、填方、平整,原有的表土层受到破坏,造成土壤松动,挖方及填方过程中形成的土堆在不能及时清理,遇到较大降雨冲刷,将加剧土壤侵蚀程度,破坏土壤环境,降低土壤质量,主要保护对策与措施:①井下排水、施工废水引入先行建设的矿井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后复用于施工用水及场地防尘洒水,不得形成地面漫流;②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进入已建设的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达标后复用于井下及地面施工用水及防尘洒水,不得形成地面漫流;③堆放建设材料、建筑废物、污水处理底泥等场地必须作硬化处理,并采取塑料布覆盖、修建排水沟等防雨措施;④加强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防止设备漏油;⑤施工中要保护和利用好表层熟化土壤,施工前把表层熟化土壤集中堆存,用于后期的原地貌恢复;⑥对于施工(略),施工完毕后,要及时平整土地,并种植适宜的植物,以防止发生新的土壤侵蚀。
二、运营期
1、生态环境影响及主要对策与措施
(1)生态环境影响
①矿井开(略)域生物量的减少程度对(略)(略)稳定性影响在可承受范围,地表沉陷(略)生态环境的总体异质化程度影响较小;②矿井占地主要为原有占地,新增耕地占用较少,不会对(略)农用地增加新的影响;③(略)开采后,最大下沉值约3.22m,地表移动变形影响范围约1.46km2,全井田按设计开采后,最大下沉值约7.14m,地表移动变形影响范围约2.18km2;开采造成的地表沉陷表现形式,主要是以地表裂缝、局部塌陷、崩塌和滑坡等现象为主,地表不会形成大面积的(略),对区域地表形态和自然景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略)边界上山的(略)域范围内;④矿井井田内受影响的居民点采取留设煤柱保护措施;⑤爆破材料库位于井田外,不受地表沉陷影响,可能受到相邻煤矿地下开采引发地表沉陷的破坏影响,应采取维修或搬迁措施,工业场地采取留设保护煤柱措施,(略)位于保护煤柱范围内,不受地表沉陷影响,矸石周转场挡矸坝位于井田外,不受地表沉陷影响,库区在地表沉陷影响范围内,受地表沉陷的影响,采取留设保护煤柱措施;⑥矿区G326公路、(略)可能受地表沉陷影响,对G326公路留设煤柱后,受影响较小,(略)应采取随沉随填的措施,(略)畅通,确保村民出行安全;⑦矿区内冲沟较发育,受采煤沉陷影响,可能产生漏失;⑧矿井后受沉陷破坏的耕地总面积为5.08hm2,受沉陷破坏的林地总面积为125.29hm2;⑨矿井开采后会加重(略)域的地面侵蚀和水土流失,但不会(略)域原地面总体侵蚀和水土流失级别,通过(略)土地复垦与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矿井建设可有效控制(略)内的水土流失;⑩分布于沉陷(略)内的井泉,沉陷扰动影响可能改变浅表层岩土水力学特性导致局部流场发生改变,进而引起局部排泄方式:(略)
(2)生态环境影响主要对策与措施
①矿井井田内受影响的居民点采取搬迁安置及维修加固措施;②矿井应按国土部门批复的土地复垦方案开展土地复垦工作③由建设单位:(略)
2、地表水环境影响和主要对策与措施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280m3/d,最大涌水量为4392m3/d,矿井在工业场地建矿井水处理站处理矿井水,处理工艺为“隔油+初沉+调节+曝气+混凝沉淀+锰砂过滤+活性炭过滤+消毒”,处理规模为200m3/h(4800m3/d)。矿井水处理经深度处理后复用于井下防尘洒水、瓦斯抽放站补充用水、(略)防尘洒水、道路防尘洒水及绿化用水、汽车冲洗补充水、洗衣房用水等,复用水量为987.11m3/d,矿井水复用率为43.29%,达标排放量为1292.89m3/d。
工业场地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43.62m3/d,矿井在工业场地建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工业场地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为“调节池+A2/O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消毒”,处理规模为15m3/h(360m3/d)。
处理后生活污水全部回用于井下生产防尘洒水、(略)防尘洒水、道路防尘洒水及绿化用水等,不外排。
矿井在工业场地设全封闭棚架式储煤场、煤炭装卸棚内作业、皮带运输走廊封闭,可有效防止雨季产生冲刷煤场雨水,设计对工业场地、道路进行硬化,并在场地四周设置排水沟,环评要求修建工业场地初期雨水收集池(210m3),初期雨水收集后引入矿井水处理站处理。
矸石周转场在雨季时将产生矸石淋溶水,矸石周转场设截、排水沟、排水涵洞,下游修建挡矸坝,可有效减少矸石淋溶水的产生量。为防止矸石淋溶水对地表水体的污染,环评要求在挡矸坝下设置淋溶水收集沉淀池(400m3),沉淀池作防渗处理,矸石淋溶水经收集、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排矸场防尘洒水,不外排。
洗车废水收集后采用隔油沉砂池(有效容积为20m3)进行隔油沉淀处理,上清水循环使用,下部含高浓度悬浮物的污水收集后输送至矿井水处理站处理。
环评要求设置矿井水事故风险池(765m3),生活污水事故风险池(85m3),严禁污水未经处理排放。
根据本次环评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可知,矿井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污水经处理后排放,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矿井污水处理设施非正常运行,污水未经处理排放,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大,故矿井采取加强管理,保证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并设置矿井污水事故应急池,严禁污水未经处理排放后,地表水环境影响可接受。
3、地下水环境影响和主要对策与措施
(1)运营期地下水影响
矿井开采对P3l含水层地下水位影响较大;矿井全井田开采后,地下水位变化影响范围为(略)外延779.31m;矿井污水排放及矸石淋溶液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较小;分布于沉陷(略)内的井泉,沉陷扰动影响可能改变浅表层岩土水力学特性导致局部流场发生改变,进而引起局部排泄方式:(略)
(2)地下水环境主要对策与措施
①项目应按设计及环评要求,最大限度对矿井污废水进行回用,并保证污废水达标排放,减少污染物排放,减轻地下水污染负荷;②项目污废水管道、污水处理池及储存池应按防泄漏设计要求和标准施工,设备、管道必须采取有效密封措施,防止污染物跑、冒、滴、漏;③矸石周转场应按要求修建截、排水沟、排水涵洞,有效防止场外地表径流进入矸石场,矸石淋溶水收集沉淀处理后回用于矸石周转场防尘洒水不外排;④矿井全封闭生产,有效防止雨季产生的冲刷煤场雨水,工业场地实施“雨污分流”制,场地硬化,并在场地四周设置排水沟,建筑物屋面雨水收集入排水沟排出场外,修建场地淋滤水收集池收集含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场地初期雨水,场地初期雨水经收集池沉淀处理后,引入矿井水处理站处理;⑤(略),闭路输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渗漏;⑥根据项目(略)域的实际情况进(略)防治,采取不同的防渗措施;⑦各煤层开采过程中,穿过各含水层的井筒、钻孔或巷道,应采取预注浆防渗漏措施,严禁疏排施工,完工后井巷如发现长期涌水要及时进行封堵⑧对于前期开采形成的局部裂缝,可就地采用原状砂土及时填平,并种植相应植被保护生态环境和水资源;⑨按照设计留设保护煤柱,有效降低冲沟水、河流水、老窑积水等对矿井充水的影响,降低地下水资源的损失;⑩在矿井开采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现有植被的破坏,工程布置、土石方开挖、砂石料的采用等,均应考虑对现有植被的保护;⑪矿井开采如对饮用水取水点及饮用井泉产生影响,应由矿方就近寻找替代水源,建设供水工程,保证居民供水不受影响;⑫加强(略)治理,提高土地复垦效率,植树造林,提高流域的天然蓄水能力;⑬矿井应制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建立跟踪监测制度,并配备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及时发现并有效的控制可能产生的地下水环境污染风险。
4、大气环境影响和主要对策与措施
矿井大气环境污染物主要为,工业场地原煤产、储、装、运环节产生的扬尘,主要对策与措施:①矿井实行封闭生产,喷淋洒水抑尘;②矸石堆放时采取压实、覆土、洒水防尘等措施,矸石周转场周边进行绿化,设防风林带,可有效防止矸石周转场起尘;③瓦斯进行综合利用于发电,禁止瓦斯直接排放。
矿井采取上述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后,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可以接受。
5、声环境影响和主要对策与措施
工业场地主要噪声源有:筛分破碎、绞车房、机修车间及综采设备间、坑木加工房、压风机及注氮车间、通风机、瓦斯抽放站、污废水处理站水泵等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均属固定性声源,设计及评价主要采取减振、吸声、消声、隔声等噪声污染综合防治措施。
从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在采取降噪措施后,工业场地噪声可达标排放,对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较小。
从预测结果可知,(略)噪声对村寨有影响,主要为夜间噪声值超标。由于运煤车辆主要集中在白天,只要严格限制运煤车辆夜间不运输,运煤车辆穿过居民点时时速小于20km/h,(略)两侧声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有限。
6、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和主要对策与措施
①矿井生产运营期主要为采掘矸石,矸石运往矸石周转场堆存,同时积极开展煤矸石综合利用;②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定时定点清运,定时清运到当地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略)
7、土壤环境影响和主要对策与措施
①矿井全封闭生产、喷雾洒水降尘、(略)洒水除尘措施,防止工业场地粉尘外逸大气沉降后对土壤环境产生影响;②加强对工业场地“三废”管理,尤其是对矿井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运行管理,加强对排水管道的维护,严禁污水漫流排放;③加强场地初期雨水收集,并引入矿井水处理站处理,避免污水入渗土壤环境造成污染;④矿井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站应进行防渗处理,池体及地基均需采取防渗设计,从源头控制污染物迁移;⑤(略)、危废暂存间建设过程中,需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略))的要求采取防渗措施;⑥工业场地除(略)(略)域均应采取硬化措施,以防土壤环境污染;⑦工业场地应采取绿化措施,以种植较强吸附能力的植物为主;⑧工业场地的矸石中转场应采取喷雾洒水降尘措施,防止矸石扬尘外逸大气沉降后对土壤环境产生影响;⑨矿井矸石运往矸石周转场暂存,同时开展综合利用,减少或消除矸石堆场,从源头上杜绝扬尘大气沉降后对土壤环境的影响;⑩矸石堆放时采取填平压实、覆土措施,同时要求在矸石周转场四周设防风林带,以降低矸石周转场的表面起尘,并采取喷雾洒水降尘措施,防止矸石周转场扬尘外逸大气沉降后对土壤环境产生影响;⑪矸石周转场设截、排水沟、排水涵洞,下游修建挡矸坝,有效减少矸石淋溶水的产生量,从源头上减轻矸石淋溶水下降对土壤环境的影响;⑫矸石周转场挡矸坝下应设置淋溶水收集沉淀池,沉淀池作防渗处理,矸石淋溶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矸石周转场防尘洒水,不外排,防止矸石淋溶水外溢漫流对土壤环境产生影响。
本项目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采取环评提出的各项防治措施后,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可以接受,项目建设可行。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报批稿(公示版)
老屋基煤矿环评报告书-(公示本).pdf
评估意见
【2023】书95号关于对《湖南安石(集团)(略)(略)老屋基煤矿(兼并重组)“三合一”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评估意见.pdf
建设单位:(略)
老屋基煤矿公众参与说明(公示本).pdf
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略)
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略)
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略)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略)9、(略)
(反馈时间:自本公示生成后5个工作日内)
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规定,上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不含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内容。

企业专属对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