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选择
反选
反选将当前选中的变为不选,未选的全部变为选中。
华北
华东
华中
华南
东北
西北
西南
其他
取消
确定

中清能乐东10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乐东审批局_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行政审批

所属地区:海南 发布日期:2023-08-16
所属地区:海南 - 乐东 招标业主:登录查看 信息类型:环评公示
更新时间:2023/08/16 招标代理:登录查看 截止时间:登录查看
(略)行政审批服务局拟对中清能乐东10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进行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拟对中清能乐东10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现将拟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在公示期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书面提出听证申请。
传真:无
通讯地址:(略)
邮编:572500
传真:
通讯地址:(略)
邮编:
项目名称:(略)
建设单位:(略)
建设地点:(略)
环评单位:(略)
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光伏(略),经1回13.501km(略)接入220kV新安站,(略)。同时拟建设1100亩常年蔬菜基地于光伏板下。
主要环境影响结论:本项目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不涉及自然(略)、饮用水水源(略)等环境(略),符合国家和海南省产业政策。项目建设充分利用(略)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略)(略)供电,促进乐东黎族(略)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本项目为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为非污染生态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项目在施工期及运营期严格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项目所产生的负面环境影响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呈减缓的。因此,在强化管理、切实落实各项环保措施、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确保项目的施工期和运营期污染物的排放能够满足环境质量标准及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符合性: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第五条“新能源”第1项“(略)(略)集成技术开发应用、(略)开发制造”中的“(略)集成技术开发应用”,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为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不在《海南省产业准入禁止限制目录(2019年版)》禁止类和限制类中,因此项目与海南省产业政策是相符的。
选址合理性:本项目建设不占用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耕地、水库、海面及海滩、河面及河滩,项目建设符合《(略)关于进一步保障和规范光伏发电产业项目用地管理的通知》建设要求。
清洁生产水平:无
排污达标和排污总量控制可行性0:无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可行性:1、项(略)楼顶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排放,排放浓度及净化处理效率能够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略))小型规模标准限值要求。2、太阳能光伏板清洗废水经清洁桶沉淀后作为光(略)作物灌溉浇灌用水,可实现水的综合利用,不产生外排废水,对周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较小。项目升压站内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及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光(略)作物作农肥。3、(略)选用低噪声设备、隔声罩、隔声减震垫等。4、生活垃圾统一由升压站内的垃圾桶统一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进行处置。废光伏板统一交由生产厂家回收处置。废铅蓄电池、废矿物油、废变压器绝缘油、废农药包装物暂存于升压站的危废暂存间,交由具有相关有资质单位:(略)
环境质量与环境(略):1、根据海南省生态环境厅2023年6月2日发布的《2022年海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乐东黎族(略)的环境质量状况: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4ug/m3、4ug/m3、19ug/m3和10ug/m3;一氧化碳(CO)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是0.8mg/m3,臭氧(O3)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是103ug/m3。根据以上数据,项目(略)域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略))及2018年修改单中二级标准,因(略)域属于(略)域,(略)域内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良好。2、根据地表水现状监测,蚂蟥塘水库水质存在超标现象,除了五日生化需氧量未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略))中的Ⅲ类标准限值(可满足Ⅳ类标准),其他监测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略))中的Ⅲ类标准值。水质超标主要原因为附近居民生活污染及农业面源污染所致。3、根据现状监测,项目周边声环境敏感点昼间和夜间噪声监测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略))中1类标准。4、根据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结果,本工程所有监测点位工频电场强度监测值在3.01~208V/m之间、工频磁感应强度监测值在0.009~0.469μT之间,分别可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略))中工频电场强度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
环境风险控制:1、新建1座50m3事故油池,事故油池应防渗、防腐蚀;蓄电池室等均采取严格的地下(略)外消防设施,配置相应的灭火器材,加强职工培训,强化各种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的规程,减少人为风险事故的发生。
公众参与意见:无

企业专属对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