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选择
反选
反选将当前选中的变为不选,未选的全部变为选中。
华北
华东
华中
华南
东北
西北
西南
其他
取消
确定

云南华电怒江兰坪县东明一期50MW光伏+发电项目

所属地区:云南 发布日期:2023-12-19
所属地区:云南 - 怒江 招标业主:登录查看 信息类型:环评公示
更新时间:2023/12/19 招标代理:登录查看 截止时间:登录查看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略)
建设性质新建环评文件类型报告表
行业类别(分类管理名录)090-陆上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不含居民家用光伏发电);其他电力生产(不含海上的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等发电)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D4416-太阳能发电
项目类型污染影响类工程性质非线性
建设地点:(略)
环评文件审批(略)怒环审〔2022〕1号
环评批复时间(略)
(略)无排污许可批准时间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24459.0项目实际环保投资(万元)399.84
验收监测(调查)(略)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社会信用代码(或组织机构代码)(略)MA6NWX1MX4
运营单位:(略)
(略)验收监测单位:(略)
竣工时间(略)验收监测时工况无
调试起始时间调试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起始时间(略)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略)
(略)站https://(略)?id=31219G93PL自验信息提交时间(略)
表1水污染治理设施
(略)设施名称:(略)
1隔油池、化粪池、一体化污水处理站《城市污水再生利(略)处理规模12m³/d一体化污水处理站根据验收监测,生活污水处理站出口水质可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略)杂用水水质》(GB/T(略)(略)降尘水质标准。达标
表2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表3噪声治理设施
(略)设施名称:(略)
1设备优化,基座减震。《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略))中2类标准优先选低噪声设备、基座减振、距离衰减等措施进行治理,升压站外建有围墙。根据本次验收监测,项目光(略)弩弓场址处、东明场址处、升压站厂界东、南、西、北侧昼间、夜间各监测点位噪声监测值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略))中2类标准限值。达标
表4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表5固废治理设施
(略)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在升(略)设置报废太阳能电池板堆放仓库,报废的太阳能电池板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贮存仓库,最终交由专业厂家回收处理。损坏的光伏组件集中收集在固体废物暂存间(6m×6m×3.7m),交由专业厂家回收处理。是
2(略)设置一间14.85m2的危险废物暂存间,项目检修或事故状态下产生的废变压器油采用油桶收集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内,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略)
3化粪池定期清掏,委托当地农民进行回填施肥。化粪池及污水处理设施污泥定期清掏,作为绿化施肥。是
4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对固体废物的产生、贮存、运输、处置应实施全过程控制。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略))规范建设危废暂存间,做好防渗防漏等措施,设置危险废物警示标志。废机油、废油渣、涉危废弃农药及其包装物等危险废物,统一收集至危废暂存间分类贮存,委托有资质机构处置,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并做好危废台账管理。废光伏组件由生产厂家统一回收,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送至附近镇村垃圾收集点,不得自行焚烧。项目运营期采取的固废物处理满足“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对固体废物的产生、贮存、运输、处置应实施全过程控制,危废暂存间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略))中相关要求进行建设,设置危险废物警示标志,项目运营后期产生的变压器事故废油、废蓄电池等危废统一收集至危废暂存间分类贮存,(略)处置,已签订危废处置协议,并做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和台账,废光伏组件由生产厂家统一回收,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送至附近村镇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不得自行焚烧。经与建设单位:(略)
5办公(略)设置若干生活垃圾收集桶收集员工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经统一集中收集后,与附近村庄垃圾一同处置。生活垃圾定期清运至周边村镇垃圾集中收集点。是
表6生态保护设施
(略)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严格落实《报告表》提出的风险防范措施,强化应急管理。按要求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我局备案。项目已编制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怒江州生态环境局备案,(略)(略)-002-L。是
2升压站设置事故油池(40m3)收集事故状态下的废变压器油。升压站内建设的事故油池容积为49.5m3。是
表7风险设施
(略)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本项目的光伏支架采用单列柱支架方案,组件最小离地高度2.5m,桩基间列间距大于4m,行间距大于6.5m,为光伏电池板下农业种植和放牧保留合理的空间。光伏支架采用单列柱支架方案,组件最小离地高度2.5m,桩基间列间距大于4m,行间距大于6.5m。是
2实施农光互补措施,利用光伏电池板支架下部空间进行经济作物的种植应选种光照需求量不高,容易成活的当地植物。采取措施后依然保持了大量的农作物,只是物种发生了变化,由原来荒草、林地改变成了紫苜蓿等,保持了植被覆盖度。受人为影响明显,不会导致植物入侵等生态问题。光伏板下部、箱变基础底部、光(略)和临时施工便道(略)域,通过狗牙根、黑麦草和高羊茅混播,对(略)域进行覆绿。是
3在升(略)域内采取灌木+植草的方式:(略)
4在植被恢复当年及以后两年,对植被(略)进行抚育管理,包括补植等措施,还要保护好(略)域,不受恶劣自然条件的危害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加强植被日常养护管理,持续开展补种、补植工作,确保植被成活率。是
5项目运行期,禁止光伏电站工作人员捕杀野生动物;应注意观察(略)域内陆栖脊椎动物的活动情况,并注意保护(略)域内陆栖脊椎动物,发现异常应向林业部门报告,遇到受伤或死亡动物应将其交予林业部门,并排查原因。禁止工作人员捕杀野生动物,若(略)内动物异常活动情况应向林业部门报告。是

企业专属对接人